3.“瞪羚”企业:进入高成长期的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征。
4.标准地:指在完成区域评估的基础上,对国土空间规划(现阶段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确定为工业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明确亩均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容积率、环境标准等控制性指标作为“标准”的拟出让宗地。
5.“6313”行动计划:到2026年,力争轻工纺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与保健品、有色金属与新型建材、黄金珠宝首饰等6个制造业重点产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牛仔、新型显示模组、含氟新材料等3条重点产业链,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统筹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取得明显成效。
6.未来产业: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基于前沿技术创新、产业跨界融合形成,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具有前瞻性、创新性、战略性等特征的新兴产业。
7.“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通过引进领军型“头雁”企业和成长型“雏鹰”企业,解决当前农业龙头企业存在的规模小、产业链短、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8.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9.科创飞地:指政府、园区、企业通过跨区域单独或合作建立离岸孵化器、众创空间、园区、研究中心或实验室等方式设立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10.“小灯塔”企业:指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选拔和培育措施,挑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企业。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示范作用,能够引领和促进更多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11.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2.PM2.5、PM10:PM2.5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PM10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悬浮颗粒物。
13.无废城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
14.河湖“清四乱”三年攻坚行动:自2023年8月开始,到2025年底全面完成,通过加强对河湖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有效解决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保障河湖安全,真正实现水清岸绿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