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至四项和第二十三条第二项至三项、第十三项至十六项内容;
(二)订立开放式框架协议的邀请;
(三)供应商提交加入框架协议申请的方式、地点,以及对申请文件的要求;
(四)履行合同的地域范围、协议方的权利和义务、入围供应商的清退机制等框架协议内容;
(五)采购合同文本;
(六)付费标准,费用结算及支付方式;
(七)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九条 征集公告发布后至框架协议期满前,供应商可以按照征集公告要求,随时提交加入框架协议的申请。征集人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供应商。
第四十条 征集人应当在审核通过后2个工作日内,发布入围结果公告,公告入围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付费标准,并动态更新入围供应商信息。
征集人应当确保征集公告和入围结果公告在整个框架协议有效期内随时可供公众查阅。
第四十一条 征集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特点,在征集公告中申明是否与供应商另行签订书面框架协议。申明不再签订书面框架协议的,发布入围结果公告,视为签订框架协议。
第四十二条 第二阶段成交供应商由采购人或者服务对象从第一阶段入围供应商中直接选定。
供应商履行合同后,依据框架协议约定的凭单、订单以及结算方式,与采购人进行费用结算。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主管预算单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予以通报。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经责令改正后仍然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入围结果或者成交结果的,依照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处理。
第四十五条 供应商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三项情形之一,以及无正当理由放弃封闭式框架协议入围资格或者退出封闭式框架协议的,依照政府采购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除本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外,本办法规定的公告信息,应当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规定按日计算期间的,开始当天不计入,从次日开始计算。期限的最后一日是国家法定节假日的,顺延到节假日后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