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增强各区域发展动能。落细合肥都市圈各区域功能分工,推进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合滁合作园等建设。支持安徽长江城市带打造智能制造走廊,走在高水平开放前列。加快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推进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文旅康养基地等建设。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立全域联动机制,开展业态融合创新,加快发展休闲度假、创意经济、体育赛事、医疗康养、会展经济、文化服务等高端服务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培育百亿级集群25个。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把握以人为本重要原则,以增强城市活力和竞争力为目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对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基本依托,因城施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提升县城建设发展水平。扩大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建设产城融合高品质园区和便捷舒适的幸福社区。推进创业城市创建,打造活力充盈的创业安徽。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城市内涵式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实施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行动,构建特色鲜明、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安徽城市矩阵。
加快建设互联互通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开工建设徐州至商丘高速宿州段、扬马城际、合肥新桥机场飞行区扩建、芜宣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沿江高铁、淮宿蚌城际、和县至襄阳高速、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等项目建设,建成池黄高铁、宣绩高铁、合周高速寿县至颍上段、亳州机场、蚌埠机场等项目,新增高铁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高速通车里程300公里以上。加强“水运上的安徽”建设,实施长江、淮河干支流航道整治和内河航道畅通重大工程。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实施引江济淮二期等重大工程。推进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争创安庆港口型、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提升郑蒲港等港口物流功能,加快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汽车物流中心、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等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全省铁水联运物流服务平台,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
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全面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重点工程。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投资补助水平,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20万亩。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种业“保育繁推服”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