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工程,加快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产业。鼓励发展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新模式,发展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加快引育5A级物流企业,建设一批供应链服务平台。
(三)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进一步筑牢经济回升向好基础
强化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实现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投资向提质增效跃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向好。
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完善实施促消费政策,优化消费券发放范围和使用体验。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大宗消费,深入开展汽车下乡、以旧换新、家电售后服务提升等活动,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发展即时零售,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消费增长点,扩大皖产国货“潮品”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培育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发展城郊游、乡村游、周末度假游,建设一批百姓身边的休闲好去处。实施县城商业街建设提升行动,完善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深入实施“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开展先进制造业投资“领跑”计划,制造业投资增长10%以上。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装备等消费产品产业投资,拓展医院住院设施改造提升、养老保障服务、中外合作办学等民生领域投资空间。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节能减排降碳、水利防灾减灾、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提升“双招双引”质效。把“双招双引”与产业集群培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引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深化“双招双引”模式创新,完善基金招商伙伴体系,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科技招商。进一步优化专业化专班工作机制,引导区域间产业链协同,有效防范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和潜在风险。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深入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握市场化改革重点,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和全社会创造力。
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重点领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组建省文旅投资控股集团。深化新一轮港航资源整合,引导省属企业参与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主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现代公司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