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抓实抓好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着力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积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培强做大外贸新动能。大力拓展新市场,叫响“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品牌,组织境外展会260场左右,访总部拓市场,深耕欧美日韩,更大力度发展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新兴市场。大力培育新业态,通过金融赋能、前展后仓、市场双向共建等方式,做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保税混配混兑业务规模。提升中间品出口优势,扩大“新三样”、绿色低碳产品、二手车出口。支持加工贸易提档升级,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推动文化贸易“千帆出海”。大力塑造新优势,精准解决外贸企业融资、信保、担保、参展等问题。积极争取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打造进出口供应链头部企业,构建产运贸全链条一体化模式,扩大油气、粮食、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进口。
二是聚力加强双招双引。持续开展“投资山东”招商系列活动,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引进一批新的制造业投资项目。抢抓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机遇,加大金融业等领域引资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创新“飞地”“飞企”模式,推动人才、团队、项目、资金一体落地。发挥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新加坡山东周、人才创新发展大会等平台作用。办好港澳山东周、鲁台经贸洽谈会,推动华商企业科创合作,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支持“以商招商”“以才引才”,让山东成为投资兴业的福地、施展才华的宝地。
三是建强用好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主要是做好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开发运营商、环境营造和功能配套、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丝路电商”服务基地等工作,争取更多国家设立签证中心,举办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推进上合国际城建设,开展友城合作,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影响力。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主要是交通、产业、生态、配套一起抓,实施好102个重点项目,推动未来产业园、总部经济区等落地,谋划建设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启动建设标志性建筑、黄河风貌带示范段、鹊山湖公园等项目,高标准规划重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推进穿黄隧道、轨道交通7号线、黄河大道二期等建设。自贸试验区,主要是加快落实140项试点任务,形成30项以上制度创新成果。深化与海南自贸港、省内联动创新区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国际贸易、海洋经济全链条发展,拓展新型离岸贸易、网络货运等新业态新模式。各类开发区和省级新区,主要是全面对标国内最高水平进行提升,确保主要指标有新发展。各类园区集中打造1-2个主导特色产业集群。强化综保区赋能提质,培育壮大保税维修、保税物流等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