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七方面工作:
一是多措并举稳增长。全面落实国家、省存量和增量政策,出台实施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帮扶外贸企业等政策措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582个省大中型项目、1736个“八大行动”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均在全省领先。大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限额以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56.6%,南康、安远分别获评全国县域商业、农村电商“领跑县”,兴国、瑞金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崇义、三百山分别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十佳精品景区,于都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赋能旅游发展案例入选全国百强,寻乌调查体验园、兴国红兴谷、龙南安基山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扶摇直上”音乐嘉年华、赣州马拉松、“世一组”运动季等活动助力赣州火爆“出圈”,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和13.4%。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机电产品出口占全省1/4,赣州国际陆港获评5A级陆港、全国仅8家,中欧班列开行量占全省80%。
二是坚定不移强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体现赣州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现代家具、钨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增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7个、总数达14个,生物医药发展大会升格为省级会议,药械产品实现出口。1986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智能制造标杆,市数字产业集团组建运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营收有望突破1500亿元、增长15%左右。赣州经开区蝉联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全省第一,信丰、定南、南康、上犹4个开发区获批扩区调区。建成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省稀有金属新材料产品质检中心,全球首台超大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下线投用。举办首届深赣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赴重点高校组团引才,新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456人、产业急需人才9742人。粮食总产53.88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赣南脐橙品牌价值稳居全国水果类第一,国家富硒与油茶产品质检中心、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获批,有机产品认证数量全省第一,获评全国富硒产业发展优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章贡入选全国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连续十年举办省金融机构支持赣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产融对接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产业基金规模超5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1家、总数达20家,市产业投资集团获AAA主体信用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