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改革开放添活力。开展第四轮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4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运行,29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一网通办”,向县(市、区)调整下放105项、赋予国家级开发区95项市级管理权限。助企纾困持续发力,制定实施进一步保障企业安静发展十条措施,为1.74万家企业兑付惠企资金19.75亿元,各类经营主体达89.4万户、增长3%。新一轮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宅基地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市县同权”、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场村共建”、“整村担保”融资分险模式等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崇义发放全国首笔林业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于都获批全国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瑞金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与吉安、庆阳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央企援赣、粤企入赣、进博会赣州专场推介会以及家具、脐橙、纺织服装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成果丰硕,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
四是城乡融合促振兴。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实施,“三区三线”进一步得到严格管控。中心城区“三横三纵”快速路网全面形成、通车里程达127公里,蓉江四路过江隧道全线贯通,三江口片区开发扎实推进,章贡上榜全国“五个百强区”;龙华水厂二期建成投用,赣州火车站完成改造提升,228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部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6万套、占全省近40%,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建成数全省最多,“小散弱”瓶装燃气企业整合做法在全国推介,“数字大脑”入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赣州连续五年入选城市体检全国样本城市。“四融一共”和美乡村赣南先行区启动建设,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43条、“四融一共”先行村84个,完成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1710个村点整治建设,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732公里,安远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和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宁都被列为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石城“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全南“低彩礼、零彩礼、不收礼”移风易俗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是系统治理优生态。推动“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协同增效,改造低质低效林10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95.5平方公里,2423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治理基本完成,寻乌水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赣州连续五年获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有序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省级碳达峰试点增至5个、绿色工厂突破100家,绿色矿山建成数、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全省前列。赣州经开区、龙南经开区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上犹完成中部地区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大余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绩效评价全省第一,赣州中小学校设立班级节能委员、于都生态保护修复、赣县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等案例入选全国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