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32],防止耕地“非粮化”[33];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6万亩,高效推进“旱改水”[34]土地整治、“耕地恢复”工作,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提升。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壮大白莲、蔬菜、脐橙、山地鸡等特色产业。力争全年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等10个以上。深入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全面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力争新培育营收超亿元农业企业1家以上。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全面开展“七整一管护”[35]行动,提升铁路、国道等沿线环境风貌。大力推进危桥改造、村道安防项目,强化农村公路养护,争创“四好农村路”[36]全国示范县。严格执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1+N”[37]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积极创建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示范村庄、示范庭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
(五)聚力“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用心服务群众就业。实施扩岗稳岗工程,推动重点群体创业,积极落实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措施,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以上,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好用好“就业之家”,加强技能提升培育,力争完成各类培训2500人次以上,打造“石城鞋匠”劳务品牌。
用情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县职业技术学校(二部)等教育项目建设。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标扩能,推进县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县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快县老年养护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38],建成至少1所规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推动“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非遗文化传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39],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弘扬拥军爱民传统,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加快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县城取水口上移、未来科技城、新客运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西联路、文体路等6条城区支路及断头路建设,实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完成体育花园、清华苑、东城商贸城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