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地处江西省东南部,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全县面积 2351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含 173 个行政村、11 个居委会,总人口 33 万,位于赣州东南端。其县情特色突出:
历史新篇:明万历四年(1576 年)前属安远县,万历四年建长宁县,民国 3 年(1914 年)因重名改为寻邬县,1957 年定名为寻乌县,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
红色热土:作为中央苏区全红县,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曾在此革命。1930 年 5 月,毛泽东开展寻乌调查,撰写《寻乌调查》《反对本本主义》,提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让寻乌成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发祥地之一。
客家家园:寻乌是客家聚居地,境内居民皆为客家民系,民风淳朴。汉族遍布全县,少数民族中畲族居多,分布于澄江镇汶口村、北亭村和桂竹帽镇龙归村。
东江之源:东江发源于寻乌三标乡东江源山。全县东江源水系流域面积占比大,每年流入东江水资源达 18.3 亿立方米,是重要饮用水源地,森林覆盖率高达 81.5%,东江源山处更是达 95%。
资源宝库:有 “稀土王国” 之称,稀土储量可观。地热资源丰富,南桥镇青龙岩鳞石背温泉为全省第二大。果业发达,果业面积 22 万亩,“寻乌蜜桔” 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省要冲:作为江西唯一三省交界县,与广东、福建相邻。随着寻全、济广高速贯通,交通和区位优势凸显,成为对接闽粤前沿与产业转移桥头堡。
寻乌县历史沿革
明朝万历四年,寻乌从安远县析 15 堡建长宁县,属赣州府,清沿明制。民国 3 年改寻邬县,历经多次归属变更,1949 年解放,1957 年县名正式定为寻乌,1999 年隶属赣州市。
革命斗争
1927 年冬,刘维炉、刘维锷、古柏组织农民暴动队。1928 年 3 月 25 日,古柏领导 “三・二五” 农民起义暴动失败后坚持斗争。1929 年春,红 4 军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第 21 纵队,同年 10 月,古柏领导创建寻邬根据地并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寻乌调查》
1930 年 5 月,毛泽东对寻乌农村经济展开调查。6 月 5 日完成调查后,与朱德、古柏前往闽西。在剑溪村,毛泽东进行实地调研,将 “寒地” 改名 “汉地”,由刘隆宝介绍交通路线。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称赞古柏对调查的帮助。
寻乌县的相关信息:
-邮政编码:寻乌县的邮政编码是342200。
-寻乌县人民政府:寻乌县人民政府官网为http://www.xunwu.gov.cn/。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东江源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