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升财政金融改革质效。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严格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加大财政资源统筹力度,强化重大战略、重点任务、重要民生资金保障。用好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的政策,强化财政金融联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兜牢基层“三保”底线。持续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加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争创以转型金融为主体内容的绿色金融试验区。推动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稳健发展,深化全省农合机构改革,健全法人金融机构治理体系和决策机制,更好发挥山西金控集团功能作用。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培育30家以上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加强地方金融监管,推动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完善转型综改统筹推进机制,促进财政、金融、教育、科技、人才、生态等领域改革协调统一、同向发力。
持续深化开发区改革发展。持续推进“三化三制”改革,加快开发区管运分离。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推动承诺制全流程网上办理,标准地向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扩展,完善开发区与部门联动审批服务机制。建设开发区国际合作园区。发挥产业基金作用,用好“政府+链主企业+园区”招商模式,滚动开展开发区“三个一批”活动,引导各开发区依托优势发展1—2个主导产业。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工业类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积极申建自贸试验区,建成中国(山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通关一体化水平。提升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国际陆港、海外仓等平台功能,完成太原国际邮件互换局扩容升级。推动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太重天津码头向海发展通道功能和作用。对接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增开中欧班列,开辟更多国际航线。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强化与京津冀联动发展,推动忻保雄绿色能源廊道建设,推进长治与北京对口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务实合作,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深入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黄河几字弯、晋冀蒙长城金三角交流合作。办好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常态化举办“山西之夜”,组织参加进博会、服贸会等展会。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大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推进“综合窗口”改革,推动自助政务服务超市覆盖所有街道和70%的乡镇。促进数字政府赋能增效,深入实施政务数据治理“12321”工程。全面整合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升“一网通办”效能。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实施“惠企直通车”行动,确保惠企政策应上尽上、应兑尽兑、直达快享。运用“啄木鸟”工作机制,推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制度。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构建涉企政策综合协调审查工作机制,全面清理废除影响公平竞争的规章制度。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开展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工作。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加强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主动办实事解难题,以政府服务的暖心筑牢企业发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