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面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省范围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加快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困难群体帮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标准。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快122个公办幼儿园建设。抓好义务教育“优质校+薄弱校、新建校”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师轮岗交流。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对口帮扶县域薄弱高中。推动职业教育达标提质培优,力争新增1-2所职教本科院校。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启动新一轮“双特色”高校建设,实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培育计划。筹建吉林高等研究院。深化教育开放合作,打造东北亚教育合作高地。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多层次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扩大“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试点覆盖面。“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实现全覆盖。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发展银发经济,抓好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厅和助餐点1300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备战参赛工作。持续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国防动员体系能力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着力发展慈善、残疾人、地方志、中医药、红十字、妇女儿童、志愿服务等事业,全面做好港澳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测绘、援疆、援藏等工作。
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马上就办、一抓到底。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接诉即办”改革,以机制创新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大力提升供热满意度,完善热力企业考核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代化水平。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严控新增“无籍房”,确保动态清零。开展“薪安吉林”专项行动。深化社会面协同管控,严厉打击各类严重违法犯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守护好人民幸福和安宁。
(七)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积极防范妥善应对重点领域风险。强化忧患意识、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责任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