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坚定守护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按照保护为先、治污为重、扩绿为基、转型为要、发展为本的要求,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把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筑得更牢。
(四)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主动服务和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拓展“硬联通”,持续推进“软联通”,全面促进“心联通”,构建口岸带动、腹地支撑、边腹互动的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五)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坚持一切工作坚守人民立场、体现人民意志、顺应人民向往,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待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各族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
三、2025年重点任务
具体要抓好9个方面的工作:
(一)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释放内需潜力
以更精准措施促进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办好“彩云”系列促消费活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数字等服务消费,培育绿色、智能、文旅、体育等消费热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巩固拓展产业投资增长势头。坚持大资源观,把区位、劳动力等单个优势整合为综合优势,打好产业项目攻坚战,抓实季度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完善重大产业项目库,加快项目建设、入库纳统、投产达产,链群并重、整零协同推进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
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强化省级“一盘棋”统筹,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扎实推进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推行绿电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营商环境招商等,打造精干专业高效招商队伍,加强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打实推动各类签约项目落地,打响“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品牌。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500个。
有效扩大民间投资。启动新一轮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推动厅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抓好10件惠企实事,扩大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结果应用范围,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擦亮效率、服务、诚信“三大营商环境品牌”。发挥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作用,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完善省级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用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落实落细,促进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