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4 承试(电力工程调试)企业信用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定义 | 标准分 | 评分标准 |
1.基本 情况 (90分) | 1.1资质 认证 (30分) | 主营业务资质 | 取得政府颁发的电力相关资质证书情况 | 10 | 1.承试一级或行业特级,得10分 |
非主营业务资质 | 取得政府颁发的相关资质证书情况 | 5 | 1.其他资质最高等级,得5分 | ||
三标体系 认证情况 | 企业取得三标体系认证 | 15 | 1.三标体系全部认证,得15分 2.每缺一项扣5分,扣完为止 | ||
1.2企业 规模 (20分) | 在册员工人数 | 企业上年末企业在册员工人数(有社保) | 5 | 1.≥180人,得5分 2.140(含)~180人,得4分 3.100(含)~140人,得3分 4.60(含)~100人,得2分 5.<60人,得1分 | |
资产总额 | 近二年平均总资产额 | 5 | 1.≥5000万,得5分 | ||
营业收入 | 近二年平均营业收入 | 5 | 1.≥6000万,得5分 | ||
仪器设备总量 | 上年末仪器设备总量(自有) | 5 | 1.仪器装备同时满足4个工程使用,得5分 2.仪器装备同时满足3个工程使用,得4分 3.仪器装备同时满足2个工程使用,得3分 4.仪器装备不能同时满足2个工程使用,得1分 | ||
1.3主要 业绩 (40分) | 代表工程 | 企业近三年承建过最大容量机组工程 | 40 | 1.企业承建过单机容量1000MW及以上机组工程或特高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得40分 2. 企业承建过单机容量600(含)~1000MW及以上机组工程或500kV等级输变电工程,得30分 3. 企业承建过单机容量300(含)~600MW及以上机组工程或220kV及以上等级输变电工程,得20分 4. 企业承建过单机容量300MW以下机组工程或220kV以下等级输变电工程,得40分 | |
2.管理 能力 (580分) | 2.1财务 管理 (15分) | 全面预算管理 |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情况 | 5 | 1.年度预算编制合理、准确,审批手续齐全,得5分 |
成本控制 | 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情况 | 5 | 1.项目成本控制制度完善,控制良好,得5分 | ||
银行信用等级 | 企业在银行获得信用等级 | 5 | 1.获得银行AAA信用等级,得5分 3.无银行信用等级,不得分 | ||
2.2人力资源 管理 (55分) | 高级工程师数量 | 高级工程师数量 | 15 | 1.≥50人,得15分 5.10人以下,得4分 | |
中高级 职称(包括技师)比例
| 中、高级职称人数(包括技师)/在册全员人数×100% | 20 | 1.≥60%,得20分 | ||
人员培训 | 企业人员培训情况 | 10 | 1.建立了人才培养机制,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计划完善,培训经费到位,培训效果良好,得10分 | ||
绩效考核 | 企业绩效考核情况 | 10 | 1.制定了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并严格执行,考核结果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得10分 | ||
2.3装备、实验室 管理 (30分) | 仪器设备管理 | 企业仪器设备的库房环境、分类、入库验收、借用归还、校准检定、期间核查、维护与维修、停用与报废等情况 | 10 | 1.设备管理制度健全,台账齐全,检测设备保持健康状态,得20分 | |
实验室 建设 | 企业实验室建设中执行文件规范性(制度、作业指导书)、人员(技能培训、特性岗位持证情况)、设施环境、技术标准、样品管理、报告的规范性、合同(或委托单)规范性、原始记录规范性、质量控制好、安全环境与内务等情况 | 20 | 1.专业实验室建设齐全,管理制度完善,满足工程需要,得20分实验室取得CMA或CNAS认证得20分 2.实验室建设齐全,管理制度完善,部分满足工程需要,得10分 3.无实验室,外委制度完善,满足工程需要,得5分 4.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每增加一个,加5分 5.本项总得分不超过20分 | ||
2.4市场 开发 (40分) | 国内 市场合同额
| 企业上年度市场合同额 | 35 | 1.≥6000万,得35分 7.<1000万,得5分 | |
国外 市场合同额 | 企业上年度国外市场合同额 | 5 | 1.企业在国外有合同额,得5分 | ||
2.5创新 能力 (40分) | 科技及管理创新 | 企业科技及管理创新情况 | 15 | 1.有创新奖励办法,创新活动经费到位,每年创新及新技术推广课题完成率达80%以上,得15分 | |
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成果
| 近二年企业技术及管理创新获奖情况 备注:创新成果主要包括科技进步奖、QC成果奖、工法、专利等 | 25 | 1. 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得25分;获得省部级(包括省、部、行业)科技进步奖奖励,每个加10分;获得地市级奖励,每个加5分 | ||
2.6战略 规划 (20分) | 战略规划制定 | 企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情况 | 10 | 1.制定了科学可行的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或落实上级公司的规划,经营目标明确,经营策略和管理措施有效,得10分 | |
战略规划实施 | 企业战略规划实施情况 | 10 | 1.制定战略规划年度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得10分 | ||
2.7基础 管理 (40分) | 组织治理结构 | 企业治理结构情况 | 5 | 1.治理结构健全,运行规范,保证了企业的顺畅运营,得5分 | |
制度体系建设 | 企业业务管理制度 | 10 | 1.建立健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经营要求的各项标准制度,并做到了年度适应性评价,得10分 | ||
风控管理 | 企业风险管控机制建立情况 | 10 | 1.企业建立了风险管控机制,并有效落实,得10分 | ||
信息化 建设 | 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 15 | 1.信息化管理平台涉及企业管理3个(含)以上方面,建立网站发布企业各种信息,得15分 | ||
2.8质量、安全、环境管理 (230分) | 质量管理 | 企业上年度和本年质量管理情况 | 70 | 1.未建立质量责任制,扣10分 2.未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扣10分 3.未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扣10分 4.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上岗作业,扣10分 5.未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扣10分 6.工序管理不严格,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不完善,扣10分 7.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计量、检测等基础工作不到位,扣10分 8.工程质量不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要求,扣20分 9.采购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不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扣20分 10.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扣20分 11.未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或未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取样检测的,扣20分 12.项目未建立质量管理机构,扣20分 13.项目质量管理人员未按规定配备,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扣20分 14.项目负责人未在施工现场履行职责或者分包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扣20分 15.未按照规定对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和分部工程进行自检,扣20分 16.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的,扣30分 17.不履行保修义务或者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扣30分 18.通过挂靠方式,以其他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的,扣20分 19.擅自超越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包工程,扣30分 20.被业主处罚的,每次扣30分 21.被监管部门约谈、诫勉的,每次扣20分 22.被监管部门停工整改的,每次扣30分 23.发生一般质量事故,不得分 24.发生较大质量事故,在不得分基础上降一级;如在行业内造成不良影响较大,在不得分基础上降二级 25.发生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信用等级为C级 以上分数,扣完为止 | |
安全管理 | 企业上年度和本年安全管理情况 | 110 | 1.未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扣10分 2.未对安全生产目标进行分解、未制定保证措施,扣10分 3.未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扣10分 4.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健全,扣10分 5.未设置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扣10分 6.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扣10分 7.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扣10分 8.未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扣10分 9.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扣20分 10.未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扣10分 11.未识别、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未建立清单,扣10分 12.未制定和发布安全管理制度,扣10分 1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扣10分 14.未建立各类安全操作规程, 扣10分 1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未按规定进行评估、修订,扣10分 16.未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专项费用,扣20分 17.未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或责任人,未按规定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扣10分 18.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培训,未取得有效证件,扣10分 19.未组织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评价,未制定控制措施,扣10分 20.未建立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双重机制,扣10分 21.未建立施工机械管理体系,未对施工机械实施动态管理,扣10分 22.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含分包商、租赁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扣10分 23.未明确企业、项目及各所属单位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等编审批权限,扣10分 24.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缺乏管控,扣20分 25.对工程分包管理存在违规现象,扣20分 26.未按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扣10分 27.未建立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扣10分 28.未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扣20分 29.未编制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或预案、方案不完善,扣10分 30.未按规定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扣10分 31.未按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检查,扣20分 32.未编制企业安全文明施工策划,扣10分 33.未对放射源实施重点管控,扣10分 34.未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并按规定上报备案,扣10分 35.施工现场危险部位、危险场所缺少安全警示标志,扣10分 36.施工现场存在管理性违章、行为性违章和装置性违章现象,扣10分 37.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完善,扣10分 38.未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扣10分 39.未按规定开展年度安全生产标准自评审,扣10分 40.被监管部门约谈、诫勉的,每次扣20分 41.被监管部门停工整改的,每次扣30分 42.发生一般安全事故:重伤1-4人或死亡1人,扣80分;重伤5-9人或死亡2人,不得分 43.发生较大安全事故:死亡3-5人,在不得分基础上降一级;死亡6-9人,在不得分基础上降二级 44.发生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信用等级为C级 以上分数,扣完为止 | ||
环保管理 | 企业上年度和本年环保管理情况 | 50 | 1.无环境保护目标,扣10分 2.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扣20分 3.无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扣20分 5.施工组织设计中缺少绿色施工方案和“四节一环保”内容,扣10分 6.未建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扣10分 7.未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扣20分 8.未对辨识出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扣20分 9.项目未设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未建立与当地环境监测部门联络信息,扣10分 10.未建立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措施,未编制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方案,扣10分 11.企业及项目存在污水、垃圾随意排放倾倒现象,扣20分 12.施工现场存在危化品、油脂泄露违规超标排放现象,扣20分 13.被行政警告和罚款,每次扣20分; 14.被行政责令停产整顿、责令停产、停业、关闭,每次扣30分; 15.被行政暂扣、吊销许可证或者其他具有许可性质的证件、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政拘留,每次扣40分 16.发生一般环境事故:不得分 17.发生较大环境事故:在不得分基础上降一级;如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较大,在不得分基础上降二级 18.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事故,信用等级为C级 以上分数,扣完为止 | ||
2.9项目 管理 (70分) | 采购管理 | 企业采购管理情况 | 5 | 1.采购制度健全,程序规范,实施过程符合相关规定,得5分 2.采购交易过程中发生严重失信行为,不得分 | |
合同管理 | 企业合同管理情况 | 10 | 1.合同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国家合同管理规定,得10分 | ||
技术管理 | 项目技术方案措施管理情况 | 35 | 1.本专业法律、法规、规程、规范齐全有效,技术方案措施齐全、科学,重大施工方案经第三方专家评审,并严格执行,得35分 | ||
客户管理 | 企业客户管理制度建立、客户回访及满意度情况 | 20 | 1.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客户回访率95(含)~100%,回访满意率95(含)~100%,得20分 4.建立客户管理制度但未落实责任人,客户回访率80(含)~85%,得5分 | ||
2.10企业文化 (20分) | 企业 文化建设 | 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 20 | 1.制定了企业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了企业文化手册,有企业文化实施细则,得20分 | |
2.11信用管理 (20分) | 信用管理部门 | 企业建立信用体系管理情况 | 10 | 1.设立信用体系建设管理部门,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得10分 | |
信用管理人员 | 企业设立信用管理人员情况 | 10 | 1.设立专职或兼职的信用体系管理人员,得10分 | ||
3.财务 能力 | 3.1偿债 能力 (70分) | 资产 负债率 | 负债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 | 20 | 1.≤50%,得20分 |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 20 | 1.≥3,得20分 3.1(含)~2之间,得10分 |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15 | 1.≥1.5,得15分 | ||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 15 | 1.≥1,得15分 | ||
3.2盈利 能力 (70分) | 营业 利润率 |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 15 | 1.≥10%,得15分 7.≤0%,不得分 | |
经营现金流量 净利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100% | 25 | 1.≥100%,得25分 5.≤30%,不得分 | ||
净资产 收益率 | 净利润/年初末平均净资产×100% | 15 | 1.≥10%,得15分 | ||
总资产 报酬率 |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年初末平均资产总额×100% | 15 | 1.≥5%,得15分 | ||
3.3资产运营能力 (50分) | 总资产 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年初末平均资产总额 | 15 | 1.≥2,得15分 | |
流动资产 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年初末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 15 | 1.≥2.5,得15分 | ||
应收账款 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年初末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20 | 1.≥10,得20分 | ||
3.4发展 能力 (40分) | 营业收入 增长率 | 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 | 15 | 1.≥10%,得15分 | |
总资产 增长率 | (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 15 | 1.≥5%,得15分 5.1(含)~2%,得6分 | ||
资本 积累率 | 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 10 | 1.≥1%,得10分 | ||
4.信用 记录 | 4.1征信 情况 (30分) | 企业信用 报告 | 企业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信用报告 | 30 | 1.无不良记录,得30分 3.发生严重失信行为的,信用等级降一级 |
4.2社会 责任 (30分) | 员工权益 |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务合同,对员工的工资支付和为员工实施劳动保护情况 | 10 | 1.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工资支付正常,劳动福利与各项应有的保障齐备,得10分 | |
纳税 | 企业依法纳税情况 | 10 | 1.近二年获得当地税务部门颁发的奖项,得10分 | ||
社会公益事业 | 企业在救灾、扶贫、捐资助学、军民共建、社区共建等方面为社会提供的公益服务 | 10 | 近二年组织开展或参与公益活动数量 | ||
4.3优良 记录 (40分) | 员工荣誉 | 企业员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奖项(不包括科技及管理创新成果奖) | 10 | 近二年获得数量: 获得国家级,每项得10分;获得省部级(包括省、部、行业、集团公司),每项得5分;获得地市级及其他,每项得3分;以上累计得分最高10分 | |
企业荣誉 | 企业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奖项(不包括科技及管理创新成果奖) | 15 | 近二年获得数量: 获得国家级,每项得15分;获得省部级(包括省、部、行业、集团公司),每项得10分;获得地市级及其他,每项得5分;以上累计得分最高15分 | ||
工程荣誉 | 工程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等奖项 | 15 | 近二年获得数量: 获得国家级,每项得15分;获得省部级(包括省、部、行业、集团公司),每项得10分;获得地市级及其他,每项得5分;以上累计得分最高15分 | ||
4.4不良 记录 (0分) | 管理层 不良记录 | 企业主要管理者的不良信用记录 | 0 | 近二年,企业中层及以上(含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在企业内外无不良信用记录,不扣分; 每有一条查证的不良记录,扣5分 | |
企业 不良记录 | 企业受到能源、司法、工商、质检、安监、金融、海关、协会等部门处罚的不良行为(不包括质量、安全处罚) | 0 | 近二年未发生不良记录的,不扣分 发生严重失信行为的,信用等级降一级; 发生极严重失信行为的,信用等级降为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