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动能释放,改革开放实现了勇攀新高。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出台进一步保障企业安静发展的若干措施。61项“市县同权”改革事项、87项省市赋予国家级经开区改革事项全面承接,57项涉企增值服务事项推出,46项“同城通办”改革事项下沉到乡镇。实现全省首个工业项目“竣工即交证”,经验做法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腾笼换鸟”改革入选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营商环境省考评荣获第一等次。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议事协调机构大幅精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连续三年获评江西省全面深化改革先进。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居赣州前二,连续三年举办赣州市金融机构支持龙南发展产融对接活动。全年新增“五上”企业89家,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3万户。新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63名、急需紧缺人才300余人,骏亚电子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深圳市光明区、盐田港等结对合作持续深化,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化工园区“四至”范围调整通过认定,《创新“四化”同步模式推进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组建9支专业招商招才兵团,成立龙南招商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福鑫钢铁、祥益鼎盛等企业增资扩产。全年签约引进项目73个,签约资金255.76亿元。当年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119.88亿元、外资705万美元。抓开放型经济、资本招商等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在商务部举办的投资中国·国家级经开区产业转移对接会上作经验交流,在全省开发区改革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围绕资本招商引进优质项目作典型发言。发运铁海联运货柜3034标箱、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78亿元,列赣州第二。跨境电商进口交易额4.2亿元、增长5%,居全省第三。
整体推进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实现了勇攀新高。《龙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省政府批复,89个村庄规划和14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稳步推进。成功争取赣州市出台《关于支持龙南加快建设高水平副中心城市及赣粤边区域产业合作示范区的意见》,“六个赣州市域副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3.72平方公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通过验收。大学路网、万达路网建成通车。文化、金水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基本完工。新建雨污管网40公里,9个安置区和老旧小区雨污分流完成改造。G105里仁至临塘段改建工程全线开工,X263南亨石门至夹湖公路改建投用,新建农村公路35.8公里。“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主要支流治理城防六期、中小河流治理武当圩镇、临塘大屋等防洪工程全面完工。茶坑水库全面建成,新增6万吨日供水能力。126座农村小微型供水工程实现物业化管护。42个“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先行村加快建设。20个新农村建设省级村点、20个县级自建点建成。“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做法在全省推广,“老屋复活+古村新韵”入选全省典型案例。龙南在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东江实现撤乡设镇。临塘乡数字乡村建设入选全省数字乡村创新发展优秀案例。渡江镇莲塘村入选全省“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