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民生事业,百姓福祉实现了勇攀新高。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八成。48个“5+2就业之家”建成投用,为企业送工入职3840人。评选18名“数智工匠”“龙南工匠”。国内首单由政府主导的新业态补充工伤保险落地。承办全国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座谈会并作经验介绍,《“四同步”探索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与防返贫监测融合机制》获民政部优秀案例。在全省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汶龙中心敬老院、市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及12个幸福食堂、“一老一小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投用。赣南医科大学龙南校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建成开学,实现公办、民办大学双覆盖。龙南中专新校区、新阳明中学等建成开学,龙南二中师范校区、龙洲小学新杨校区等完成改扩建。10所30人以下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市属国企全面接管32所公办中小学食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省级评估。高考成绩三年连升、再创历史新高,特招线(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500人。承办全省开放大学县级办学工作座谈会并作典型发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龙南市总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公立中医院开业运行。市第一人民医院DRGs绩效分析在全省同类医院排名第一,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东南工合龙南指导站旧址获评全国、江西省工合红色教育基地。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二级馆。客家非遗活化利用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9个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特级、省一级站。《龙南年鉴(2024)》入选首批“江西精品年鉴”。承办全省两纲示范创建推进会,获评赣州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优秀县(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9%以上,出境断面水质稳固提升。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全省第三。龙南经开区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园区和江西省节水标杆园区。承办全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进会并作典型发言。探索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多元融合发展入选江西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安基山林场入选全国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林场。里仁镇新里、临塘乡虔心小镇乡村森林公园入选江西省乡村森林公园。
整体推进法治建设,平安龙南实现了勇攀新高。出台加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6条”,保交楼、保交房稳步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授信金额居赣州前列。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控大保安”等行动全面开展,“拆牌、破网、清通道”、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等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安标化建设全面推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获评全省森林防灭火“平安春季行动”先进单位。江西南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建成投用,江西南部化工工种考试中心、赣州首家政府考点龙南安全生产考试中心通过验收并开考。“治重化积”交办件全部化解,获评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公众安全感、公安及司法满意度均居赣州前三。行政村乡村治理积分制实现全覆盖,渡江镇新大村、临塘乡东坑村、龙南镇红岩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宣传,认真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党纪学习教育、“大抓落实年”活动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涉及政府职能方面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市商务局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市司法局获评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9件、政协提案105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树牢“过紧日子”“过苦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切实兜牢“三保”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