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大危险源危及的区域;
(三)矿区塌陷危及的区域;
(四)尾矿库(含固体废弃物堆场)危及的区域;
(五)输油和燃气管道安全距离内;
(六)高压输电线路保护区。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输油和燃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必须与居民区(楼)、学校、幼儿园、集贸市场及其他公众聚集的建筑物保持国家规定的安全距离。
第三章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及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三)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获得工作所需的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四)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有建议权、批评权、检举权和控告权;
(五)拒绝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
(六)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七)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损害后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及被派遣劳动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服从安全生产管理;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参加应急演练;
(三)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立即向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四)依法参加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援,紧急撤离时,服从现场统一指挥;配合事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危险作业人员应当具备有关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安全作业规程和应急措施。作业前检查所用工具设备、自身防护用品和周边环境,不能保证安全的,不得进行作业。
第四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转移给劳务派遣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权,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督促指导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二)编制安全生产规划,拟定有关政策规定,制定相关规程标准并监督实施;
(三)监督指导和组织协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执法计划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处理;